坚持原生态养殖 年收入争取上万元
本篇文章1972字,读完约5分钟
“原来的两栋瓦房,一栋倒塌了,另一栋不敢住了!政府支付了5万元,我自己支付了1万多元。我修理了房子,安装了自来水。”温建铭很快就要搬到他的新家了,他站在大门前新建的马路上,指着新房子。“当你有钱的时候,先在大门前建一个堡垒,然后找钱装修,安装一个电热水器来洗个热水澡。”春节期间,住在重庆市涪陵区龙潭镇群星村二社的温建铭告诉《金融投资报》记者,今年的“发展计划”是:去年养鱼收入不低于7000元,在当地雇佣一些临时工,年收入可达1万多元。赢得第一场战斗十多年来,温建铭以养鱼为生。鱼塘就在他新房子的前面。虽然现在是冬天,但鱼塘里的水位大约是1米,鱼不时会跳。你觉得养鱼怎么样?温建铭打开了记忆的大门:“我记得1998年上半年,我妻子刘辉到四川广安的一家茶厂上班,看到茶厂附近养了很多鱼,经常有人来买鱼。”出价非常高。她听人说,如果把它们运到重庆城头去卖,它们会卖得更贵。“ 刘辉的大脑活动开始了:与其在外工作,不照顾家人,不如回家学养鱼,这比在外工作,照顾家人要好。”一个人自己负责的领域不缺水,养鱼有独特的优势。此外,随着越来越多的富人,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吃鱼,价格会上涨。这是一个赚钱的好方法!刘辉拿定主意后,在电话里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温建铭。”当时,我45岁。工作,尤其是在建筑工地,没有年龄优势,所以我同意打电话。温建铭说,第二天,刘辉从广安回来,开始了他的养鱼生涯。养鱼需要鱼塘,但温建铭家只有3亩负责任的农田,所以他们不得不以每年700元的租金租用邻居的负责任的农田。为养鱼而准备的稻田过去常常种上水稻,蓄水不应该太深,但是养鱼的水位很浅,所以需要挖土来加深水位,但是没有钱雇人。该怎么办?丈夫和妻子不得不将稻田向下挖40厘米,并将200多立方米的土壤运出稻田,而丈夫和妻子各损失了10公斤“肉”。 鱼塘建成后,花了300多元,买了30万鱼苗放进鱼塘,凑了2000元买了鱼饲料。温建铭回忆起300,000条鱼苗被放入鱼塘的那一刻,激动地说,他们似乎完成了一件大事,因为这个家庭的所有“财产”都在这里,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寄托在这里
